管理失靈?宜蘭縣府 「自家空間閒置、外租花不停」 林麗批浪費公帑到離譜

(宜蘭大新聞中心/宜蘭報導)宜蘭縣政府多年持續投入預算進行公共建設,但議員林麗在近期審查預算與巡察各單位時,卻發現令人震驚的事實明明縣府握有多處自有廳舍、宿舍與辦公空間,卻仍持續花費大筆租金向外租借辦公室,形成「一邊閒置、一邊租屋」的矛盾現象,不僅造成公帑浪費,也顯示公有資產管理長期缺乏制度與完整盤點。

林麗指出,縣府位於中山路三段的一棟價值上億元廳舍,目前被規畫作為員工宿舍,租金低到令人難以置信,十三間宿舍加總每月僅收約 1.7 萬元;但另一邊,各局處每月卻要支出超過十餘萬元向外租借辦公空間,其中勞工處銀髮族人才服務據點一年租金高達 60 萬元,稅務局也以每月 4.88 萬元承租菸酒查緝倉庫,甚至衛生局因空間不足還需額外租倉庫作業。林麗直言:「明明有空間卻不使用,卻還要花人民的錢出去租,這已不是個案問題,而是縣府整體管理機制失序。」
她強調,更嚴重的是,多處宿舍長期空置十年以上,不僅荒廢,也完全未見縣府提出活化計畫;廳舍的使用現況、宿舍入住率、租賃收益、局處外租費用等資訊也未完整公開,讓公有資源在黑箱狀態下流動。她質疑:「哪些宿舍閒置?閒置多久?有沒有提出活化計畫?何時完成?到現在,縣府沒有一份完整的盤點表。」
除了空間閒置與外租並存,林麗也點出「空間重複使用與預算重複編列」的制度性問題。有些單位手上明明有可用空間,卻同時編列預算租外部辦公室,導致資源被切割、浪費,甚至拖累行政效率。
其中勞工處的空間分散最為明顯。青年事務科被安置在羅東文化工場,青年創生基地在中興文創,導致青年想找資源卻在不同地點間奔波。她表示,不少民眾向她反映「不知道青年事務科在哪」「要問服務卻跑錯地方」,顯示縣府青年政策散落各地,也形成溪南、溪北資源不均。
林麗建議,與其讓服務四分五裂,不如將青年事務與青年創生業務整合,形成「一站式青年行政中心」。她也提出完整方案,包括考慮將勞工處整體遷入中山路三段的上億元廳舍——該地點坪數足夠,甚至可一次容納勞工處所有科室與青年基地,讓原本一年 60 萬的外租費用不再浪費,同時活化公有空間,提升行政效率。
林麗強調:「我們不是要追究誰的責任,而是要讓公產使用更合理、更有效率。」為了杜絕同樣狀況再度發生,她要求縣府應儘速建立一套完整的「公有建物管理資料庫」,由縣府統一掌握所有廳舍、宿舍、倉庫、外租與閒置資訊,並定期更新、全面公開,讓所有公產流向都能接受社會監督。
她也建議導入「使用效益評估制度」,每年針對所有廳舍與宿舍進行使用率盤點,凡使用率偏低者應提出改善或活化計畫,避免資產長期閒置;同時強化跨局處空間共享與再利用,減少外租支出並降低行政成本。讓資源被妥善利用,而不是被閒置、被浪費、或永遠沒有被看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