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大新聞中心/冬山報導)為促進宜蘭在地居民、新住民與移居者的對話,冬瓜山塾舉辦「成為宜蘭人:新住民與移居者共創計畫」故事展,展覽以「理解與共融」為主題,呈現「新宜蘭人」在宜蘭紮根生活、注入活力的豐富面貌;該項活動將於11月1日起在冬山IBU 廚房展開。
根據統計,宜蘭縣目前約有 9,700 位新住民,佔全縣人口 2.2%,近年也有越來越多台灣人「島內移民」選擇落腳宜蘭。冬瓜山塾創辦人江珮萱分享,她從台北移居宜蘭後,深刻體會移居者融入新社群的困難,無論是資訊、人脈,或情緒支持,都存在隱形門檻。某次與來自印尼的新住民、IBU 廚房負責人黃燕妮的交流,讓她意識到移居者與新住民面對的困境相似,也因此萌生了策劃此次計畫的想法,希望能透過多元的角色來到宜蘭的故事,讓「新宜蘭人」能得到支持鼓勵、更快融入宜蘭。
本次展覽呈現扎根宜蘭的新住民與移居者的生命故事,從創業、教育到文化交流,描繪出多元文化交織的宜蘭樣貌。現場同時展出峇里島藝術家設計的遊行服飾,以及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無形文化遺產的印尼蠟染(Batik),本次展覽的故事受訪者之一的峇里島藝術家 Putu 分享了自己在台生活的心路歷程,他提到,過去與台灣太太交往時,常被投以「怎麼會跟外勞交往?」的眼光,他希望讓更多台灣人理解,外國人在台灣其實有著多元的專業。馬賽城南小屋鄧敏宏主任移居宜蘭後深入社區工作、陪伴孩童成長,他鼓勵每個來到宜蘭的人,帶著好心情認識地方、就會有好事情!
為呼應「理解與共融」的主題,展覽開幕式特別邀請印尼國家級武術團體 PPS Betako Merpati Putih台灣分會帶來震撼登場的印尼拳表演。
Merpati Putih 為印尼文化資產之一,起源於西元 1550 年的王室武術,以「徒手防身」與「呼吸訓練」為核心,甚至被納入印尼特種部隊訓練系統。本次來自全台的印尼新住民與移工朋友第一次齊聚宜蘭演出,吸引近70位宜蘭民眾前來觀賞,直呼原來印尼文化如此精彩!現場除了展現棍棒防身術等武術,也邀請現場參與者在呼吸訓練後,嘗試挑戰「徒手擊碎鐵條」動作,現場驚呼聲連連,也深刻體會了印尼文化的深厚底蘊。
「成為宜蘭人:新住民與移居者共創計畫」故事展將於11 月 1 日(週六)至 11 月 16 日(日)每週末一點到五點在冬山IBU 廚房舉行,歡迎民眾蒞臨、看見「新宜蘭人」如何為宜蘭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