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在」宜蘭 蘭社區營造展成果

(記者邱玉君/宜蘭報導)宜蘭縣文化局迎接社造邁入第25年,為了讓更多朋友認識宜蘭的社造活動,特別選在蘭陽博物館一樓特展室舉辦成果展。展期時間從今(10)日至108年3月12日。今年特別以「好家在宜蘭」的核心價值傳遞追求永續家園的初衷。

展示內容分為宜蘭縣社造軌跡、社區面面觀、社區日曆、社造3.0計畫及社區影跡等內容,透過豐富的呈現與詮釋,讓觀眾認識宜蘭縣的社造歷程、挑戰與多樣性,並期待大家回到自己生活的社區,一起參與營造宜居、宜學、宜遊的美好家園行動!

面對快速變遷的社會,為具體回應社會上的重大議題;在社區發展產生斷層導致願景難以永續等困境上,是必須被看見且反思的關鍵。因此我們決定回到以社區居民為本的起點,重新檢視社造軌跡的政策和議題,期許透過深刻的觀審與整備,為宜蘭開啟嶄新的經驗與價值。

從行政部門的整合到專業輔導團隊的支持,宜蘭社造牽引的是上下總動員的傾注和熱情。如「宜蘭縣社區總體營造推動委員會」結合跨部門單位有效整合資源並專業分工;有「宜蘭社區ㄟ後頭厝」稱呼的「社區營造中心」則提供輔導諮詢、交流學習和人才培育等協助,建立社區自主能力與信心,才能有相對能量與各方進行對話協商。

在多年的耕耘之下,「社造3.0計畫」展現豐碩的成果,包含「走出校園、參與社造」媒合學生進入社區學習服務,成功建立校園在地的互助機制;「社區小旅行」以宜蘭大專青年的新觀點,切入歷史、產業及傳統藝術等主題,透過臉書分享社區的多姿風采。家家懸掛牆上捨不得撕的「社區日曆」,將一次收羅歷年精裝版,結合今年12個社區盛大展示;「有夢‧宜蘭挺你(社區築夢計畫)」鼓勵群眾投入社區、實現夢想。

宜蘭社造3.0以「鬆土、施肥、疏枝」的概念,藉由二階段的輔導機制,強化「全民審議」的參與精神,構築社區發展藍圖。第一階段7個社區名單包含:中華社區的「話說中華村耆老訪談」、尾塹社區的「走入尾塹居民的文化記憶」、漢民社區的「樟仔園空間規劃運用發展:漢民社區居民論談」、黎明社區的「黎明友善美食新生活築夢計畫」、延平社區的「延平社區居民樂活健康計畫」、港口社區的「頭城鎮港口社區夢想起飛計畫」、大坑罟社區的「『螺聲再響大坑罟』海洋文化教育實踐計畫」。

進入第二階段的12個社區是:朝陽社區的「朝陽社區開墾與信仰薪傳心遞」、城西社區的「老街市、新生命」、梅花社區『拜陂』傳統文化祭、樹林社區的「樂活柑仔店再開發利用第三期計畫」、林美社區的「相褒歌保存與活化」、結頭份社區的「找回阿嬤看戲的日子」、仁和社區的「仁和巷弄時空概念館」、東安社區推動社區祥和計畫、新城社區的「深耕在地文化『藝遊大廟埕』社區環境劇場」、珍珠社區的「珍珠竹圍文化情第三期活化計畫」、大眾社區的「話我家鄉、樂活大眾」、東村社區的「社區能量聚劇Show吧!」。運用社區資源,結合民間組織力量,厚植社區與國家的文化力,打造一個成熟的公民社會。

除此之外,在進階鄉鎮層級推動社造上,今〈107〉年有宜蘭市公所透過建置社造平台,鼓勵更多社區參與總體營造,另藉由審議式民主之方法,由社區民眾主動倡議提案並執行;頭城鎮公所完成頭城鎮等24個里、礁溪鄉玉石及白雲村等2里共26里,近260個耆老口述歷史紀錄出版成「『蘭邑頭圍』─那一年頭城耆老說故事」。呈現在地公所對社造的努力與經營。

「社區影跡」訴說宜蘭社區影像紀錄,邁入第四年的社區紀錄片培力營續以「宜蘭人拍宜蘭故鄉」為初衷,挖掘街頭巷尾生活故事。在地的素人作者們,用鏡頭述說自己的家鄉,讓更多人看見人情味濃濃暖暖的宜蘭面貌。在「社區面面觀」可以看見大二結社區從千人移廟保存二結王公舊廟、搶救二結穀倉守護珍貴文化資產;白米木屐村從守護社區環境開始營造之路,木屐產業活絡社區經濟促進在地就業;內城社區長期守護好山好水的社區生態,以鐵牛力阿卡車隊經營深度體驗遊程創造長者在地就業樂活等成果分享。

2018年宜蘭社造成果展在蘭陽博物館的意義非凡,這也是蘭博首次讓社區營造成為各界認識宜蘭的窗口,也期待宜蘭的社造經驗可以持續,讓由下而上、溝通互動的機制,形成更高的社區公民意識,支撐起更民主多元的社會生命共同體。在這20幾年營造過程中,每個社區都是以營造生活、生態及生產三生共構的社區為目標。面對後雪隧時代的宜蘭,也許將接受更多複雜的挑戰,但營造一個美好的家園,仍是新舊住民薪傳恆久的共同方向。

 

閱讀更多

相關文章

Close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