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工作站攜手荒野保護協會共推動野鳥窗殺防治與環境教育

(影音新聞)

(宜蘭大新聞中心/南澳報導)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南澳工作站近年多次觀察到鳥類撞擊玻璃(窗殺)事件,受影響鳥種包含八色鳥、鳳頭蒼鷹、鵂鶹、翠翼鳩、白氏地鶇等關注物種及保育類鳥類。為降低窗殺事故、保護野鳥生命安全,南澳工作站今(30)日與荒野保護協會宜蘭分會合作辦理「野鳥窗殺防治及環境教育活動」,由荒野保護協會宜蘭一團的「城市飛羽守護行動」志工隊,將保育行動與環境教育結合,守護飛羽生命。

「城市飛羽守護行動」是由5位11至14歲青少年志工及一名指導員組成的環境行動小隊,自2025年起關注城市中野鳥誤撞玻璃的狀況,並投入窗殺防治的實地作業。活動當日,志工們以低碳交通方式搭乘火車及騎乘單車抵達南澳工作站,首先清潔工作站大門兩側玻璃,再依黑色網格籬笆片為基準,以白色油漆筆均勻點畫於玻璃外側,減少大面積反射造成鳥類飛行誤判;部分不易手繪之區域,則以條紋靜電窗貼替代。

施工同時,志工們融入裝置藝術理念,在白點陣中加入飛鳥意象,並設置作品說明牌,讓洽公及經過民眾了解設計理念與防治成效,藉由美觀兼具的創作引發保育議題關注。活動全程由攝影志工記錄,後續將彙整為成果簡報與社群宣導素材,進一步擴大防治窗殺的推廣效益。

本次施作採用之油性白色油漆筆耐久性高,雨水及一般擦拭皆不易去除,防治效果可維持數年,且未來若需更換或重新設計,可用酒精輕易清除,兼顧美觀與實用。透過本次與荒野保護協會的合作,不僅直接改善了工作站環境中鳥類的生存安全,也將「窗殺防治」議題帶入公共視野,達成生態保育與環境教育雙重目標。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持續推動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強調透過多元夥伴關係、公私協力的方式,改善棲地品質、守護生物多樣性。本案即是由在地觀察出發,結合民間環保團體力量,針對特定生態威脅採取行動的實例,期盼未來南澳地區的野鳥能在更安全的環境中自在飛翔。

閱讀更多

相關文章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