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縣民食安.宜蘭縣政府強化豬肉來源與安全管理

(宜蘭大新聞中心/宜蘭報導)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日前公布,自澳洲進口的冷凍豬腳檢出微量萊克多巴胺(0.001 ppm,標準為 0.01 ppm 以下),引發社會關注。經查證後,確定目前均未輸入宜蘭縣內,請民眾放心。

宜蘭縣政府為確保縣民吃得安心,除鼓勵食品業者優先採用在地優良可溯源之禽畜肉產品外,並持續推動「宜蘭縣拒用含瘦肉精肉品自主管理商店」安心標章,截至今(114)年4月底止已輔導71家業者申請。宜蘭縣政府衛生局呼籲食品業者應如實標示豬肉與牛肉及其可食部位之原料原產地(國家)來源,讓民眾能「看得清,安心購」;另今(114)年截至4月底止已執行肉品查驗計1,362件,包括標示查核1,276件、肉品萊克多巴胺瘦肉精快篩47件、抽驗39件,結果全數合格;查驗結果已公開於衛生局網站「畜肉安心專區」及「食品檢驗」,供民眾查詢及參考。

衛生局長徐迺維強調,肉品管理首重源頭管理,原產地應如實標示;另依據衛生福利部公告之動物用藥殘留標準,萊克多巴胺於豬之肌肉及脂肪(含皮)之限量為0.01 ppm。該局將持續依風險管理原則加強查驗,倘發現產品檢出不符規定,或標示不實、來源不明者,將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等相關規定嚴辦,絕不寬貸。

宜蘭縣政府衛生局將持續擴大抽驗及加強肉品產地標示查核,每年至少標示查核3,000件,市售肉品快篩及抽驗250件,以確保市售肉品品質安全、來源透明、清楚標示,以維護縣民健康及消費者權益。民眾如有食品衛生安全問題,可撥打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專線:03-9332779,或衛生局政風室廉政食安專線:03-9322634分機1501洽詢。

閱讀更多

相關文章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