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琵琶南下台灣避冬 攝影家吳揚欽拍下精美畫面

【記者林周龍/五結報導】每年 10 月到隔年 3 月,在臺灣可見南下渡冬的黑面琵鷺。牠們喜歡在河口、濕地或潮間帶等地覓食,連日來五結鄉五十甲及蘭陽溪口出現成群遠從韓國或中國東北地區飛來台灣過冬的黑琵琶,其一舉一動成為眾多喜好拍攝自然生態的攝影家爭相拍攝的焦點。

黑面琵鷺最顯眼的特徵,就是有著琵琶外型的黑嘴巴,覓食時喜歡將嘴乃至於頭部,伸進水裡左右掃動、抐來抐去,搖頭晃腦的模樣十分可愛。黑面琵鷺也因此被稱為烏面抐桮或飯匙鳥。

黑面琵鷺警戒心強,難以接近,觀察黑琵時,時常可見身邊伴隨白鷺,白鷺就像是黑琵的小跟班,幫忙覓食的黑面琵鷺注意環境,也等待時機吃掉被黑琵驚擾竄出的魚類,兩者可說是合作無間。

因棲地破壞而面臨瀕危的黑面琵鷺,從 30 多年前全球數量僅 200 隻,成長到如今已超過 6,000 隻,其中臺灣就紀錄到超過 3,800 隻,現在正是黑面琵鷺來臺渡假的季節,在不干擾黑琵琶覓食的情況下,可前往濕地觀賞大自然生態。

宜蘭縣著名生態攝影大師吳楊欽最近的表示,今年到目前為止,約有60多隻的黑面琵鷺出現在礁溪時潮一帶的水田濕地,伴隨著其他陸續南來度冬的候鳥,讓蘭陽鳥況更加熱鬧起來,鳥友及愛好攝影專家們互通訊息,紛紛選個好地點,架起大砲型攝影機,朝著淺水濕地、或水田魚塭,觀賞及拍攝牠們的一舉一動,無論是展翅飛翔、搖喙覓食,或是玩耍嬉戲、洗浴理羽,甚至兩隻同時拉出排泄物的畫面,全都拍了下來,各自精彩的散發出十足的鳥趣。

閱讀更多

相關文章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