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角海灣旅遊年、推廣同甘共「罟」創在地商機

(記者張金源/壯圍報導)宜蘭縣頭城、壯圍沿海地區「牽罟」,近年來可說是夯到不行,吸引許多人參與,尤其是老外也著迷!為此,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以下簡稱東北角管理處)規劃「2018海灣旅遊年」更把「牽罟」列入重點推廣,希望藉此拉拔人氣,提升在地產業經濟。

東北角管理處為了行銷這項傳統漁業魅力,今(18)日特別在壯圍鄉「後埤社區海灘」舉辦同甘共「罟」體驗!活動首先為民眾導覽後埤社區自然生態,包括大片沙質地形衍生出的落地花生、牽罟潮間帶等介紹,隨後上演重頭戲百人牽罟,當漁船拖著漁網逐漸靠岸時,此時大家合力將漁網往岸上拉,猶如在拔河比賽般,漁獲量約有近百斤,遊客們一起開心的分享成果,緊接著後埤社區志工們大秀廚藝,烹調出牽罟撈起的紅甘鱻魚、金錢魚、水針魚,以及用在地食材烹煮香醇甘甜「風颱筍」、口感極佳的「菜頭滷豬肉」等風味餐,品嚐到遊客都說有夠好吃,之後還舉行東北角海灣旅遊年系列活動的龜山島登島+繞島船票抽獎活動。

來自臺北李亭慧小姐說,參加這個活動實在太棒了,不但能瞭解臺灣沿海古老漁業文化,還能體驗捕魚的樂趣、吃到尚青的海鮮美食,實在是一舉數得!來自美國的MAX (馬志業)指出,第一次參加牽罟活動,覺得新奇好玩,除了認識臺灣漁村生活,當大夥一起拉起魚網捕到魚,並分享漁貨時,讓我充滿濃厚人情味,更佩服臺灣前人的智慧,我一定會向親戚朋友推薦這樣的活動。

東北角管理處處長陳美秀表示,根據統計,東北角牽罟活動從六年前的5、6百人,到去年約有7千人參與,搭配採果、住宿、餐飲、賞鯨登龜山島等,106年觀光產值達到1千5百萬元,由於文化特殊,也吸引外國人士前來體驗,其中歐美佔70%、東南亞20%、日韓10%;陳美秀處長還進一步說,牽罟最重要意義,就是代表這個區域海洋生態保護得很好,所以聚集魚群洄游,也才造就許多鯨豚的出現。

後埤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張永德說,牽罟在壯圍已有200多年歷史,因後埤人口外移加上漁獲減少,曾經停滯了30年,社區耆老們有感於避免牽罟失傳,希望透過活動舉辦,傳承老一輩的技術,也要告訴下一代漁村互助合作精神,讓更多的人認識壯圍人文風貌與自然環境。新港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季玲理表示,牽罟是臺灣古老的捕魚方式之一,現在各地舉辦來展現團隊合作精神,由於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因此建議到海邊體驗牽罟樂趣,還可以看到龜山島美景,絕對是舒解壓力良方。

東北角海灣旅遊年將於9/16舉辦獨木舟淨岸體驗;另外到東北角之友FB按讚並tag三名好友,就有機會抽中紀念版保溫杯;此外到龜山島拿打卡版拍照打卡,上傳照片至東北角之友FB並留言,也有機會抽中福容飯店住宿劵及麗星郵輪招待券,相關訊息請上官網 www.2018YOBT.com 或Facebook粉絲專頁「東北角之友」。

閱讀更多

相關文章

Close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