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醫院 生活型態醫學風潮走入職場與社區

【記者林周龍/羅東報導】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以「生活是良方,打造全齡健康行動力」為今年國際研討會的主軸,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針對生活型態醫學六大面向分析探討。衛福部部長石崇良蒞臨會場,針對三高防治888計畫、全人全程照護政策作出全面分析。此外,近期討論度極高的減重藥物該如何與生活型態接軌,也成為重要議題。


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健康台灣」正式被列為國政願景,生活型態醫學的引入將從根本上改變慢性病防治的方式。除了將生活型態列為國家健康政策外,也期待未來能從醫療角度關注更大的範圍進行跨域合作,他鼓勵醫療院所不只開立藥物處方,更要開出生活處方。
因應國家對生活型態醫學的重視,大會除了將健康台灣三高防治888計畫政策納入討論外,也依序進行飲食、身體活動、睡眠、壓力管理、正向連結與遠離有害物質六大支柱的專題探討。美國史丹佛醫學院副教授喬納森·邦內特(Jonathan Bonnet)醫師也與現場學員分享生活型態醫學量表應用於臨床照護的經驗及國際趨勢。
近期討論度極高的減肥藥物猛健樂也成為重要議題。奇美醫院預防醫學科主任、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秘書長蔡孟修提醒,這類藥物能有效降低體重與食慾,但若缺乏營養指導、運動與行為支持,成效在停藥後往往難以維持。「真正長遠的療效並非來自藥物,而是來自生活。」蔡孟修分享臨床經驗,並提出絕佳解方-透過行為改變與健康習慣來「接軌藥物」。
今年度生活型態醫學會研討會也特別聚焦於生活型態醫學對企業、職場、社區的改變。慧康日本分公司總經理野本祐司(Yuji Nomoto)分享數位健康平台導入日本企業、協助企業推動慢性病預防與健康促進的經驗。
羅許基金會羅東博愛醫院執行長許豪分享醫院同仁落實12週生活挑戰,他表示,過去一年間院方將生活型態醫學融入醫院文化,健康不只反映在同仁的生理數值上,成功模範也隨社群行銷擴散至周邊社區。醫院的影響力從疾病治療到生活生命的重塑,改寫了醫療的定義,也找回醫學的初心。

研討會近20場講座與活動,吸引全台各領域醫師、醫事人員前來聆聽體驗,現場座無虛席,顯見生活型態醫學已成為趨勢。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理事長林宏榮表示,衛福部將生活型態醫學納入政策中推動,也在地區醫院的全人全社區計畫中開始實行,未來生活型態醫學將會持續由醫療開始,持續推動這一場全齡全人健康轉型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