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周龍/羅東報導】非洲豬瘟防疫禁令解除後,宜蘭縣今(6)日中午12點起恢復運豬作業,原訂明日開放載運及拍賣,但因登記量達500頭,宜蘭縣政府為分散作業量、確保拍賣進度與運輸安全,決定提前於今下午起陸續運送部分豬隻。各拍賣市場預計明下午2點正式開拍,晚間8點半起開始載運,民眾最快本周六起就能在市場及通路買到宜蘭溫體豬肉。

宜蘭肉品市場總經理游美蘭指出,依中央規定,今日中午12點解除「禁運」,明日凌晨0時再解除「禁宰」及「拍賣」;不過由於拍賣須依序進行,仍採「每日登記、隔日拍賣」的方式進行,因此實際拍賣時間訂於明天下午2點展開,晚間8點半起載運豬隻。
游美蘭說,肉品市場首場拍賣登記豬隻已達500頭,是禁令解除後的首波交易量,預估接下來五天內將有約3000頭在地豬陸續出場,市場供應將逐步恢復。隨著拍賣與載運重啟,消費者最快在本周六起,就能在市場與通路上買到宜蘭溫體豬肉。

縣府農業處長李新泰表示,宜蘭縣為避免毛豬跨縣移動增加風險,中央開放解禁後,肉品市場扣除原定2天休市,將有7天「禁運外地豬」,以供應在地「宜蘭豬」為主,預計16日開放外縣市毛豬運進宜蘭屠宰,已和供銷雙方達成協議。
縣府農業處表示,宜蘭縣每日豬隻需求量約400頭,其中半數來自外縣市供應。這段禁運期間,縣內累計未屠宰的豬隻約有3000頭,短期內能達到自給自足。縣府已與供銷商、豬農達成協議,決議在中央解禁後的初期階段,仍以「縣內豬隻」為主,並將至11月16日才恢復跨縣市豬隻運進宜蘭屠宰的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