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定古蹟「蘇澳張公廟」解說牌今揭牌

(影音新聞)

(記者江柏恩/蘇澳報導)創建於1827年「蘇澳張公廟」晉安宮於去年12月5日經宜蘭縣文化資產審議會審議通過指定為古蹟後,廟方特別在今(30)日晚間舉辦揭牌儀式,並邀請宜蘭縣長林姿妙參加,林姿妙除前往道賀外,並為文化局製作的古蹟解說牌揭牌,宣示「蘇澳張公廟」獲指定為蘇澳鎮第1座寺廟古蹟;今天到場參與揭牌儀式包括蘇澳鎮長李明哲、宜蘭市長江聰淵及地方民代多人。

縣長林姿妙致詞表示,張公廟是宜蘭縣第一座列入紀錄的古蹟,文化是縣政推動非常重要的目標之一,非常感謝廟方為了保存地方重要的建築,主動申請指定古蹟,縣府一向重視歷史文化的保存,張公廟指定為縣定古蹟後,縣府一定會協助廟方進行必要的修復,與廟方共同努力保存維護蘇澳鎮這座重要的古蹟,也希望鄉親給予廟方最大的鼓勵和支持。

蘇澳鎮長李明哲說,大家都知道張公廟是蘇澳鎮歷史最久最常的宗廟,廟方放著一個很重要的碑文,是他父親在擔任鎮長時,特別花了一筆經費,將這個碑文放在張公廟,主要是讓大家了解張公廟在蘇澳鎮的歷史,這個地方也是以前蘇澳國小許多小孩讀書的地方,所以張公廟不但是一個也歷史的宗教中心,也小孩讀書的地方,被列為縣定列為古蹟可說是實至名歸。

蘇澳「蘇澳張公廟」晉安宮位於蘇澳鎮市中心,近蘇澳車站。根廟方記載,道光七年(1827年),蘇士尾、張光明等建祠奉祀,以鎮壓蠻荒瘴癘。廟方仍保留有一幅寫著開墾先賢姓名的藍染布。廟的捐題碑記已成為右廂臺階石。

同治十一年(1872年)遷建現址,二年後提督羅大春駐紮蘇澳,在廟旁興建義學[5]。當時他捐資洋銀五百圓,興建瓦屋草舍五間作為授課學堂,是蘇澳鎮興學之始,後庄民立羅提督興學碑於廟前。後來義學又成為台澎兵備道兼提督的屯營講武之所。1900年11月,利澤簡公學校蘇澳分校,在俗稱「張公廟」的此廟創立,後遷至蘇澳火車站,最後才遷到中山路現址。

原先放於七星嶺冷泉溪畔的羅提督里程碑也置於此廟。該碑文寫「自蘇澳至東澳二十里,自東澳至大南澳三十里,自大南澳至大濁水三十里,自大濁水至大清水二十五里,自大清水至新城四十五里,自新城至花蓮北岸五十里,以上自蘇澳至花蓮港岸計程二百里,同治十三年陽月,福建陸路提督黔中羅大春勒石。」

1975年廟宇重建。昔日不少攤販承租晉安宮兩側土地,形成蘇澳的舊市場,後來市場遷移到蘇澳鎮的中原市場,晉安宮旁僅剩舊房舍。2000年時,廟方透過蘇澳鎮公所,和附近十七間房舍的承租人協調,以每坪補助新台幣四萬元,和未來新建商場讓承租人優先進場營業的條件下,達成拆除協議。興建商場和新大樓工程分為兩期,第一期先拆除左邊九間房舍,清出土地一百坪,興建兩層樓的建物,一樓為新的商場,二樓為香客大樓,並設有鐘鼓樓,總經費約一千餘萬元。

2000年底,廟方擴建廣場,採用人工遷移方式將金亭移動二十五公尺,避免拆除來保住原味景點。張公廟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石茂雄表示,廟四周土地被攤販、住家占據多年,日前花了三百多萬元,和業者、居民協商拆除地上物,使原本狹小的廟地廣場得以擴大一倍,現有二百多坪。

張公廟是宜蘭縣第一座列入紀錄的古蹟,文化是縣政推動非常重要的目標之一,縣政古蹟縣府要加修護,代表地方繁榮進步就是文化。

蘇澳鎮長李明哲說,大家都知道張公廟是蘇澳鎮歷史最久最常的宗廟,廟方放著一個很重要的碑文,是他父親在擔任鎮長時,特別花了一筆經費,將這個碑文放在張公廟,主要是讓大家了解張公廟在蘇澳鎮的歷史,這個地方也是以前蘇澳國小許多小孩讀書的地方,所以張公廟不但是一個也歷史的宗教中心,也小孩讀書的地方,被列為縣府列為古蹟可說是實至名歸。

蘇澳「蘇澳張公廟」晉安宮位於蘇澳鎮市中心,近蘇澳車站。根廟方記載,道光七年(1827年),蘇士尾、張光明等建祠奉祀,以鎮壓蠻荒瘴癘。廟方仍保留有一幅寫著開墾先賢姓名的藍染布。廟的捐題碑記已成為右廂臺階石。

同治十一年(1872年)遷建現址,二年後提督羅大春駐紮蘇澳,在廟旁興建義學[5]。當時他捐資洋銀五百圓,興建瓦屋草舍五間作為授課學堂,是蘇澳鎮興學之始,後庄民立羅提督興學碑於廟前。後來義學又成為台澎兵備道兼提督的屯營講武之所。1900年11月,利澤簡公學校蘇澳分校,在俗稱「張公廟」的此廟創立,後遷至蘇澳火車站,最後才遷到中山路現址。

原先放於七星嶺冷泉溪畔的羅提督里程碑也置於此廟。該碑文寫「自蘇澳至東澳二十里,自東澳至大南澳三十里,自大南澳至大濁水三十里,自大濁水至大清水二十五里,自大清水至新城四十五里,自新城至花蓮北岸五十里,以上自蘇澳至花蓮港岸計程二百里,同治十三年陽月,福建陸路提督黔中羅大春勒石。」

1975年廟宇重建。昔日不少攤販承租晉安宮兩側土地,形成蘇澳的舊市場,後來市場遷移到蘇澳鎮的中原市場,晉安宮旁僅剩舊房舍。2000年時,廟方透過蘇澳鎮公所,和附近十七間房舍的承租人協調,以每坪補助新台幣四萬元,和未來新建商場讓承租人優先進場營業的條件下,達成拆除協議。興建商場和新大樓工程分為兩期,第一期先拆除左邊九間房舍,清出土地一百坪,興建兩層樓的建物,一樓為新的商場,二樓為香客大樓,並設有鐘鼓樓,總經費約一千餘萬元。

2000年底,廟方擴建廣場,採用人工遷移方式將金亭移動二十五公尺,避免拆除來保住原味景點。張公廟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石茂雄表示,廟四周土地被攤販、住家占據多年,日前花了三百多萬元,和業者、居民協商拆除地上物,使原本狹小的廟地廣場得以擴大一倍,現有二百多坪。

閱讀更多

相關文章

Close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