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大學躋身 THE 跨領域科學排名 【全球第401-500名】

(宜蘭大新聞中心/宜蘭報導)國際高等教育評比機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昨(20) 日公布 2026 年「跨領域科學排名(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Rankings,ISR)。國立宜蘭大學首次參與即取得亮眼成績,名列全球第 401-500 名、全台第 15 名(名列國立大學第10名),展現宜大在跨領域研究與教學上的深厚能量與發展潛力。

國立宜蘭大學在人工智慧 (AI)、衛星通訊(NTN/IoT)、無人機(UAV/UAS)與農林工程等面向的跨域整合成果豐碩,展現持續精進的研究能量與社會影響力。學校攜手區域產官學研夥伴啟動「AI 東部產學研大聯盟」,以「東台灣智慧韌鏈 2030」為藍圖,串接 AI 演算法、感測器融合、UAV 航測資料處理與決策輔助,推進從場域驗證到產業落地的完整鏈結。

在山林與農業治理上,宜大完成「衛星物聯網 × 智慧森林監測」的實證部署,於大礁溪實驗林建置 Hestia NTN 衛星通訊感測節點,實現偏遠山區的即時資料回傳與雙向通訊,應用於林道安全、災情判讀、碳匯追蹤與水源保護。該方案結合 3GPP R17 NTN、LoRaWAN 與太陽能自供電的低功耗架構,突破偏鄉通訊限制,並在與農業部及亞非農村發展組織(AARDO)交流時獲得高度肯定。

在無人機方面,宜大以「學研—實務—認證」一體化強化人才培育與技術擴散:由無人機應用研究中心提供證照訓練與考訓服務,並推出 UAV 航測、正射與點雲建模、作物健康指標推估(如 NDVI)與 AI 影像分類的整合課群;同時攜手產業舉辦技術展示與就業導向活動。此外,學校亦透過 TAICA 跨校 AI 學分學程提供跨校選課與證書機制,擴大「UAV × AI」的跨域人才與研究能量。

此排名為衡量全球大學對跨領域科學的貢獻與承諾,特別聚焦於解決全球性複雜問題的能力。排名評估涵蓋研究三個項目:「投入 (Inputs, 佔19%):資金與基礎設施」、「過程 (Process, 佔16%):管理支持與成果推動」,以及「產出 (Outputs, 佔65%):研究品質與聲譽」,並細分為11項指標,以全面評估各校在推動跨領域科學研究的綜合實力。其中,宜大在「過程」項目排名獲全國第6名,進一步分析,宜大三項評比以「投入」項目之評比獲得最高分數,並名列全國第9名,顯示該校在跨領域科學投入眾多資源並完善制度,在跨領域科學之研究與教學層面榮獲國際評比高度肯定。

閱讀更多

相關文章

Close